close
 


“咖啡西尼奧”(cafezinho)是巴西人最愛喝的小盃濃黑咖啡,在巴西,請妳喝盃咖啡西尼奧是習慣,也是待客的重要禮儀,猶如中國人的敬茶。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素有“咖啡王國”之稱。據說,最早發現咖啡的本是埃塞俄比亞卡法地區的一位老牧羊人,由於他放牧的羊群吃過灌木叢中的一種紅色漿果後表現特別興奮和活躍,惊訝之余,他也吃了幾顆,自己竟也手舞足蹈興奮不已,咖啡從此得以問世。

法國人將這種植物首先移植到了法屬圭亞那,繼而擴展到了其他地方。直到18世紀,極想獲得咖啡種子的巴西才千方百計從圭亞那弄到了一些成熟的咖啡豆和五棵咖啡樹苗,正是這些種子和幼苗的繁衍,成就了巴西“咖啡王國”夢想的實現。當時的歐洲,喝咖啡已經從貴族的一種特有的享受發展為平民百姓的時尚,市場需求量大增。巴西有好幾個州的土壤和氣候特別適合種植咖啡,故而咖啡種植迅速發展並向西南部擴大。據統計,1820-1840年期間,巴西咖啡產量增長206%,遠高於世界其他地區咖啡產量的增長,又比如,1825-1850年間世界咖啡產量增長3倍,巴西卻增長了5倍,一躍而成為世界第一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咖啡種植也成為了巴西經濟的新支柱。直到1960年,咖啡出口仍占其外匯收入的56.2%,其後巴西經歷了經濟大發展,1980年咖啡出口仍在出口總額中占有13.8%的可觀比重。難怪巴西人將其稱之為“綠色的金子”。

旅居巴西時,我們曾應邀到一家咖啡種植園去度周末。主人陪同我們走進滿眼綠色的咖啡園,一眼望去,咖啡樹橫成排、豎成行,整齊劃一,有點像中國的茶園,只是咖啡樹要比茶樹高大,可長至約3米,橢圓形的葉呈對生狀,葉腋處結滿了青色的果實,主人說,待到5-6月份,成熟的果就會變成紅色,也就到了收穫咖啡豆的的季節。接著又參觀了咖啡的加工過程,咖啡加工要求高超的專門技術。

主人最後熱情地邀請我們走進庄園的咖啡房,一位黑人婦女按傳統方法用剛磨出來的熱咖啡豆為我們一人煮製了一盃咖啡,但覺一股濃濃的香味撲鼻,細細品來,其味果然非一般速溶咖啡能比,飲過之後尚有滿口餘香,這是我們喝過最美味可口的咖啡。

巴西人愛喝咖啡,也很會喝咖啡。咖啡加上熱奶是全巴西傳統的早餐飲品,巴西人把早餐稱為“早晨咖啡”(cafedamanha)。他們上班之前要喝咖啡,開會時要喝,走在街上也常常要站在街邊的咖啡屋前喝上一盃,總之,咖啡是大多數巴西人不可或缺的能量來源。小盃黑咖啡,顏色要深,味道濃烈,香醇可口,最好多加一點糖,正如巴西民謠唱的:“咖啡一定要像魔鬼一樣黑,像地獄一樣熱,像天使一樣純,像愛情一樣甜。”

到了巴西,切莫忘了品嘗濃香可口的“咖啡西尼奧”!


轉載自:北京新浪網 2011/12/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Cafe 的頭像
    iCafe

    iCafe-就是愛咖啡

    i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