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來自保護動物團體的壓力接踵而至之際,某加拿大商人從動物腸道取得靈感,推出了象糞咖啡(後改黑象牙咖啡Black Ivory Coffee )。負責生產的,是位於泰國北部金三角亞洲大象基金(The Golden Triangle Asian Elephant Foundation)的三十頭大象。除了青草和香蕉,牠們每日的飼料,還包括了比例不明的阿拉比卡咖啡果。
以大象作為代工機器,確實是妙著。牠們體型龐大,每日所消化的食物比麝香貓多,排糞量也較高。生產商更在「大象是素食動物」這點落手,吹噓牠們的腸道較純淨,香蕉的糖分在漫長的發酵過程中令咖啡豆苦味更低,香味更醇云云。筆者認為,在素食動物的飼料加入咖啡果,比強迫肉食的麝香貓「轉行食素」更功德。但以上述論點去支持「象糞比貓糞香」,則教人不敢恭維。要生產1公斤象糞咖啡,需要投入33公斤咖啡果。當中有不少被咬碎,或是在草叢中遺失。工人們會把咖啡豆從糞堆撿拾、洗淨,並將瑕疵剔除。如此罕有的食物,售價自然不菲:一磅熟豆,盛惠500美元。現只有在馬爾地夫、阿布扎比和泰國少數五星級度假酒店提供。
淡淡的草青味……
有關「腸道酵素能減少引致苦澀的蛋白質」這理論,是經不起科學推敲的:咖啡的苦味成因有很多,由種植處理,到烘焙冲煮,每個步驟皆可引致。退一步假設,若此一種「苦澀蛋白質」確實存在,在高達攝氏200度的炒豆爐內,它也會受到馬列效應(Maillard reaction)影響而重組,味道會一變再變:苦的,可能分解昇華;而原先不苦的,亦可因燒焦了而變得苦澀。
從網站可見,酒店員工在為客人炮製每杯價值50美元的象糞咖啡之前,必須經過販豆商培訓:以高階的 Lido 手磨器和 19 世紀的比利時平衡虹吸壺(balancing syphon)即席表演,氣勢十足。雖然前者確是現今市場上手磨器的頂級,但以可視為古董的比利時壺作萃取,就像帶算盤考會考數學科:可觀性有餘,造作心居多。現代的咖啡萃取追求量化,漂亮的擺設,不及一個漏斗、一個磅以及一壺水般清脆利落。
該公司老闆相當重視產品在網上的評價。當有人在咖啡討論區提到象糞咖啡時,他總會以實名留言,介紹象糞咖啡的好處。除了「低苦、罕有、人道」的所謂賣點外,更強調會將百分之八利潤捐贈予負責生產咖啡的大象保育場。而受惠的基金董事也極力配合,發表聲明強調大象的身體並不會受咖啡因影響。他們解釋,咖啡因鎖在核內,並不會被大象身體吸收。此畫蛇添足之舉反而自打嘴巴:業界都知道,由樹葉到果實,整個咖啡果都含有咖啡因。 Cascara 果茶含有咖啡因,而它正是來自曬乾了的咖啡果肉。而且咖啡因水溶性高,必然會在消化過程中滲出。低因咖啡的其中一種製法(Swiss water),就是以水把豆中的咖啡因浸出。所謂鎖在核內之說,凸顯了商人的無知。
標籤上寫道「黑象牙咖啡帶有淡淡的草青味……」,也許他不知道在杯測師眼中,草青味,是烘焙不當的負面形容詞。
文:Patrick Tam(精品咖啡店Knockbox店主,美國精品咖啡協會、歐洲精品咖啡協會認可咖啡師,美國CQI認可杯測師,Cup of Excellence首位港人評審,www.facebook.com/Knockboxcoffe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