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明報專訊】究竟人類是從何時開始懂得搗碎烤過的果核,並沖水製成咖啡飲料?

一般史學家都相信,喝咖啡這活動最早出現於十五世紀中葉。當時阿拉伯(即現時葉門)的蘇菲教僧侶(回教分支)在晚課時會喝咖啡(當地人稱 Qahwa)提神。阿拉伯語 Qahwa原譯作葡萄酒,由於回教徒禁止喝酒,咖啡便順理成章,成了替代品(the wine of Islam)。這段歷史,很多入門書都會論及。

較少人提到的,是蘇菲教僧侶為何會找到在紅海彼岸、遠在衣索比亞的咖啡樹。作家 Antony Wild 在其著作 Coffee:A Dark History 推論,他們是受到東方喝茶文化的影響。而那時候推動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是多次出使西洋的三寶太監鄭和。

鄭和與喝茶文化

鄭和是回族人,出身於伊斯蘭世家。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曾到聖城麥加朝聖。在拜訪別國時,他的船隊都會帶着中土的陶瓷、絲綢等特產,去換取新奇的事物。比較有趣的,包括被歷代帝王視為吉祥物、貌似麒麟的動物——長頸鹿。相傳,喝茶文化也是在那個時候傳入阿拉伯世界。而考古學家亦從出土文物裏發現類似中國茶具的器皿。公元1432年,寶船隊第七次,亦是最後一次下西洋。回程時帶回中國的阿拉伯藥典裏,並沒有提及咖啡。這間接證明了截至那一刻,咖啡的擴散史尚未展開。

Wild 認為,由於明朝自鄭和之後開始對外封閉政策。阿拉伯人對中國茶「一喝上癮」,但又苦無供應,所以便四出尋找類似的葉子仿效。而紅海彼岸的埃塞俄比亞森林處處,很自然成為搜尋目標。

咖啡樹葉製飲料

自此數十年,咖啡和恰特草(Qat, 又稱阿拉伯茶)相繼在文獻上出現,並衍生出獨特文化。把咖啡豆炒熟、搗碎和沖煮之舉,究竟是故意亦或巧合,已經成為歷史懸案、無從稽考。但紅海沿岸的居民至今還是會以咖啡樹葉製作飲料,包括以咖啡葉風乾沖泡的 Amertassa,以細火炒乾而成的 Kati,以及用恰特草製成的 Kafta 茶。筆者曾以為農民喝咖啡葉或咖啡果的製品,是想盡量把咖啡豆出售,並轉化成收入。然而,經這一讀,發覺採用葉或果核,原來各有典故因由。

咖啡和葡萄酒,滲透着西方啓蒙時代的文化衝突,以及耶教與穆斯林的縱橫交錯。原來平淡無奇的中國茶,由一個同時信奉佛教和回教的航海家,在機緣巧合下傳到阿拉伯,並催化了智慧之果(fruit of wisdom)展開比七下西洋更漫長的旅程。

文:Patrick Tam(精品咖啡店Knockbox店主,美國精品咖啡協會、歐洲精品咖啡協會認可咖啡師,美國CQI認可杯測師,Cup of Excellence首位港人評審,www.facebook.com/Knockboxcoffee

轉載自:MP de luxe 2014/04/30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Cafe 的頭像
    iCafe

    iCafe-就是愛咖啡

    i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