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Herbert Hanreich / 翻譯:Wendy Chang】

有些人認為世界上最簡單的事不過是在咖啡廳點杯咖啡,通常這個想法是對的,但是在台灣可不完全是。當然,台灣咖啡廳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比如說不管你點什麼,店員都會微笑地為你奉上,但是誠心服務並不等於好的服務,那「好服務」的定義是什麼?是微笑加上一句「歡迎光臨」?還是有效率的服務?很明顯每個文化所強調的點都不同。

在歐洲,不管你是在哪個城市─羅馬、柏林、巴黎、或是我的家鄉維也納,到咖啡廳和酒吧點餐的程序十分簡單,你只要試著引起服務生的注意(通常是男生),然後在他飛快地經過你身旁或是往廚房的方向走時,迅速地跟他講你想要什麼,就完成了。不用期待他帶任何微笑,有時候你還沒說完他就消失了,但其實他已經知道你要點什麼。

當然我有點誇飾了,但是也沒有說得太離譜。

通常,講出一些咖啡的名字不會花你太多時間:義式濃縮咖啡、卡布奇諾、拿鐵、歐蕾等等的,單個字的名字更簡略:茶、可樂,一些點餐用語:加檸檬或牛奶、大小、加或不加奶精…..等等,多半咖啡名字本身就夠了,根本不用多做說明或解釋。傳統的咖啡廳是不會有諸如「大杯濃縮咖啡」這種長長的用語出現;咖啡一定是熱的,除非特別註明;飲品不可能裝在塑膠杯或紙杯裡讓你外帶,對超級熱愛咖啡廳的人來說那根本是沒文化的行為。外帶服務只會出現在所謂的連鎖咖啡企業,他們把裝在大塑膠桶裡的黑色飲料稱為「咖啡」供你外帶,在歐洲的咖啡廳這是不會出現的。

如果你有朋友同行,手指可以幫你更快速地傳達你想要的杯數,不到幾分鐘你所點的東西就會出現在桌上,好吧,我知道我也許又有點誇飾了,但我就是忍不住一直想起上述這些地方的經驗。

在臺灣,前台發生的狀況比你想的要複雜得多,走進咖啡廳,事情發生所需的時間比你想的還要長,即使在你坐下之前水就已經遞到桌上了,店員做事都很快速,有問題的通常是程序:顧客和店員的互動時間拉得很長,這通常是美式咖啡「店」(coffee-shop)才會有的情況,相反地歐式的咖啡「廳」(coffeehouse、Café)兩者互動時間很短。這是否也意味著,當你走進一家「店」時已經變成一個對在「店」裡,比在自己家裡客「廳」還要自在的人。

有時候在某些台灣的咖啡店你需要克服許多難題,來證明你是一個合格的消費者。老闆好像要確定他們不會服務到文盲似的,意即你要完整地運用及呈現你的讀寫能力,好好地把桌上的菜單讀過一遍,然後在相對的格子裡勾選你想要點的東西,再到櫃台去把你的「多選單」交給店員,開始你們的「談判」。

然後你常會碰到的情形是店員很努力地要去對到每個有劃記的地方,但是看起來一點也不簡單,因為菜單上有太多格子,鉛筆劃記的地方也難以辨識,因為鉛筆本身就不是很好寫。好不容易他們找出所有你想點的東西,難題又來了,他們會跟你說你想要點的東西沒有了,所以你又要重新選餐,店員不斷跟你說明餐點的內容細節。過了幾分鐘你終於選完了,結束了本該只有「點一杯咖啡」的過程,你也許完全不會去注意到排在後面的消費者已經露出很餓的表情或是快要精神崩潰了。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還沒呢。餐點是用數字記錄下來的,所以店員要小心地在你面前一一鍵入電腦裡面,我曾經遇到過只點了一杯義式咖啡要輸入十個條目,尤其當你遇到一個新手點餐員時,那完全是對耐心的挑戰。

難道這裡的人把五千年來的繁文縟節發揮到極致稱為文化嗎?

等待餐點又是一個挑戰,如果你跟你朋友去吃飯,然後你們的餐點一同送上來,那你一定「非常」幸運,因為通常餐點會一個一個慢慢送上,有時候兩份餐點隔的時間還很長,兩個人去用餐常會發生的情形就是:一個人等,另一個開始享用,當他用完後,兩者角色再互換。如果你沒看過你朋友吃飯,可以趁機好好觀察一下。

我在想,餐飲服務業什麼時候才能了解到,吃飯現在不單單只是溫飽、只要餐點有送到、解決肚子餓的問題就好,而也是一個社會層面的事情,人們會一起做事,一起吃飯,分享彼此的時間,當然並不代表會共享一份餐點,但是也不能因為這樣就不讓他們在同一個時間用餐。

忽略掉「一起開動」這層社會意義,對外國人來說是一件不禮貌的事,甚是會聯想到餐廳管理做得不好,忽略的原因很多,但我覺得並不是故意的,而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換句話說就是還沒調整到符合個人的需求,但是這種忽視在客人抱怨之後,無法用一個微笑或是不斷地道歉來補償。簡單來說,改變才是根本之道。

 
資料來源: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   2013/08/27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咖啡 文化
    全站熱搜

    i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