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希望之聲2014年10月8日訊】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人類對咖啡因的敏感程度來自於基因,並非之前認為的後天環境的作用。

在此之前,科學家們曾認為,人體內存在著某種基因機制,會讓人們對咖啡因產生反應,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這種基因機制的影響會這麼大,因為這種機制有少許的變化都會讓人體對咖啡因產生很大的反應。

早在2006年,美國醫學會期刊就曾發表過相關論文,該論文提及,咖啡飲用者的基因圖譜根據咖啡攝入量而對人體心臟造成影響。

該論文出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小組,他們發現,有些人由於自身基因原因,其咖啡因新陳代謝能力很慢,因此患有慢性心臟病的可能性更高。研究小組對北美、歐洲的超過12萬咖啡飲用者做了調查報告。

研究人員確定了兩組基因變數,POR和ABCG2,以及相關的另兩組與咖啡因代謝有關的基因變數,BDNF和SLC6A4, 這四組變數都會讓人體對咖啡因產生相應的反應。另外參與葡萄糖和脂肪代謝的兩組基因-GCKR和MLXIPL也會咖啡因代謝的神經系統產生影響。

瑪麗蓮·科內是哈佛大學營養學系的研究員,她總結道:咖啡和咖啡因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的研究結果可以讓大家知道自己該如何把握飲用咖啡的量,以更好的保持肌體健康。

研究表明,人體會對飲入的咖啡因進行自我調控,以達到最佳效果。

布里格姆婦女醫院副教授丹尼爾·查思曼是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他表示,“這項研究跟早期對吸煙、喝酒的遺傳分析一樣,是遺傳學影響慣常行為的另一個例子。”

編譯: 陳雯韻

責編: 田林

Read more at: http://big5.soundofhope.org/node/514906 / 2014/10/08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咖啡因 咖啡
    全站熱搜

    i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