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菜心和牛肉一起炒時有什麼問題?」有在外國讀書的中學生問,然後他又說:「牛肉生一點會更好吃。」


我笑着說:「那麼若將生雞蛋和生煙肉一起下鍋煎,待煙肉熟時,雞蛋會變成怎麼樣?」他想也不想便答:「我當然會把先煎好的蛋取出!煙肉要耐一點才熟透。」

「那麼已混在一起的咖啡豆,怎樣取出呢?」經這一問,他好像開竅了。

混豆一為穩定二為減成本

將咖啡豆混合,一為保持味道穩定平衡,二為減低成本。羅馬街頭的義式咖啡(espresso) 一般會混入價錢便宜、咖啡因含量高的 robusta 品種,取其口感較厚,和那層金黃色的面層泡沫(crema)。至今,歐洲人對 robusta 的接受程度比起受精品浪潮影響的人為高。從杯測角度看,robusta 和 liberica 的果酸和有機糖較少。經烘焙後味道甘苦、香氣欠奉,只適合當配方或即溶咖啡的「底味」而已。現時咖啡界推崇的,大多是 arabica 或其衍生出來的咖啡品種。義大利 illy 的招牌配方咖啡(illy blend)由9款 arabica 豆組成。這麼多咖啡混在一起的好處,正是「欠缺特色」。即使某種成分的供應不穩或質量下降,也不會影響整體感覺;廿四味內少了一味,相信一般不是有太多人飲得出。
文章標籤

i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死亡」這個議題相當嚴肅又沉重,但加拿大許多城市開始流行一種新興行業叫作「死亡咖啡館」,顧名思義咖啡館除了提供各類咖啡飲品和小吃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提供一個場所,讓一群人聚集一起探討死亡的問題。網友笑稱:「台灣也有一家死亡咖啡館,喝完可能被店長掛掉!」

現在全台最有名的咖啡館,無非就是新北市八里區的「媽媽嘴」,店長謝依涵謀財害命殺了2條無辜生命,目前法官仍在審理中。但遠在地球另一邊的加拿大也吹起「死亡咖啡館」的風潮,但他們的店長不會真得把你殺了,而是提供一個放鬆的空間,讓顧客可以一邊喝咖啡,一邊探討死亡問題。

發起人沃德爾表示,「死亡咖啡館」幫助人們為死亡做準備,當有人死亡、或死神將至時,他們可以從容地為自己或垂死的人,做一些事先規劃的行動,「死亡咖啡館」將打開人類關於死亡和垂死的文化融合之門。據悉,英國倫敦在2011年開設了全球第1家「死亡咖啡館」,此後,歐洲、美國和加拿大等地就相繼出現了近百家類似的咖啡館。


原文網址: ETtoday 新聞雲   2013/04/29

文章標籤

i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報專訊】「Patrick,大件事了!剛收到來自中美洲的包裹,裏面原本獨立包裝的幾包咖啡生豆全被打開、亂糟糟的混合在箱底了……」同事氣急敗壞地「稟告」著。

為豆子討回公道!

自中美洲訪問歸來已個多月。時值採收季節,果實已被摘得七七八八。但因近年市場需求殷切,咖啡農千方百計去提升生豆的品質,包括搜尋變種果樹,和選擇更高海拔的耕地去種植。此一改變會把整個產業鏈拖長;最優質的豆生長速度較慢,在全國COE大賽舉行時,果實有機會仍掛在樹上、趕不及參賽。而這包裹裏面藏的正是咖啡農最期待的收成品。當中有一包是三年前友人意外發現,今年才首次量產的 yellow maracaturra,(maracaturra 是象豆maragogype 和 caturra 的混種,果實呈紅色)和若干以嶄新方法處理的樣本。因為今年中美洲諸國受鐵鏽病(coffee leaf rust, Roja)所累,導致產量大跌,COE 舉辦國也由去年的12個減至8個國家。筆者滿心期待為他們品評,希望來季復辦 COE 大賽時,他們能取得佳績。

文章標籤

i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報專訊】逢星期五晚上,咖啡發燒友都會在店子聚集,品嘗來周上架的新咖啡。今晚,有一位自家烘焙愛好者帶來了手信。

「這包2012年的埃塞俄比亞Aricha咖啡豆,是我一直不捨得飲的珍藏。知道你逢周五都會開放烘焙機供大家交流炒豆心得,不如今晚你指導我炒,我請你喝一泡如何?」

咖啡跟紅酒很相似。烘焙師和飲家一般會對有名的產區和莊園朗朗上口。Aricha日曬豆的澎湃果韻就像果汁糖,去年令人留下深刻印象。我看着透明密實袋內裝着的咖啡豆青綠色略帶微黃,這是日曬豆的特性。甫一打開,撲鼻的氣味雖然芬芳,但比往年店子用的那一批略欠活潑。他急不及待將豆放入已燒紅的滾筒中,而我則替他計時。

十多分鐘後,炒好的豆新鮮出爐。在座的各人都期待着。

果香被抑壓變侷促

「咦,為什麼果酸這麼呆板?」有客人喝出了問題。各人把豆往口裏送,咀嚼咖啡豆可排除因冲煮不當所引起的原因,直接吃出原味。

文章標籤

i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拉伯人很喜歡喝咖啡,這種咖啡叫土耳其咖啡或阿拉伯咖啡,杯子小,味兒濃,顏色接近黑色。通常,飯後或者招待客人時,都會喝上一杯,而沒事兒時去咖啡館一坐也是他們生活中的一大內容。

這種咖啡流行於中東、北非和中歐地區。跟其他咖啡不一樣,土耳其咖啡煮製的方法很特別。一般用一個葫蘆狀的鐵質小咖啡壺,加水後放到爐上煮,之後放入咖啡粉輕輕攪拌而成。通常有經驗的人會把上面浮起來的一層沫撇出來分到不同的杯中,增加濃香的口感。

煮出來後,他們會分別放到中國酒盅大小的小杯裏,用托盤端上來。一般咖啡的味道有三種:無糖,少糖,多糖。在阿拉伯語裏,三種口味都有專門的詞:無糖叫 “塞達” ,少糖叫 “瓦塞特”,多糖叫 “齊亞德”。在煮之前他們會問你要哪種口味的。

文章標籤

i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紐卡斯爾大學新開一家咖啡店,所有的用品都是回收後再利用物品,咖啡除外。

這是一群工程師、建築師和社會科學家組成的團隊三個月運籌的結果。家咖啡店取名U-cafe,周二(4月16日)開張。

重新利用回收的廢物首先需要公眾改變對諸如食品和商品包裝材料的看法,並考慮如何創造性地再利用這些廢物。

紐卡斯爾大學建築系主任格雷漢姆·法莫(Graham Farmer)和建築工程教授斯黛芬妮·格蘭丁寧(Stephanie Glendinning)和馬克·鮑威爾博士(Mark Powell)商議、設計出了這個創意項目,建築系18位研究生參加實施。他們希望通過這項實驗來驗證是否能利用通常被扔掉的東西來創造一個可持續的架構,由此來提高人們對回收物品再利用價值的認識,啟發人們討論並鼓勵變革。

文章標籤

i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陣子令小咖感動的『待用咖啡』,在台灣也開始蔓延了,更多有愛心的商家(待用、待用麵包等),也藉著『待用』的精神,無私的將愛傳出去。

長時間生活在都會森林,偶而會忘記社會的小角落中,尚有許多人需要我們伸出援手,儘管我也加入助養行列、兒保之友,忙碌的生活總會洗去那份打從心底的悸動,每每收到助養兒童的賀卡,那份悸動就又會油然而生,慢慢的填滿整個心...

原來,傳出去的愛是有回饋的,而且比付出的多更多。

文章標籤

i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啲!」店內一片漆黑。街外的鑿地工程,令咖啡店電力中斷。最受影響的,是爐內正在烘焙的咖啡豆。客人見我將呈小麥色的未熟豆從爐放出,並一支箭般撲向開啓電表。「為什麼要放豆出來冷卻?待電力駁回再炒不就可以嗎?」

把咖啡豆放出來冷卻,是因為這爐豆已經泡湯。盡快將爐重開,是避免高達二百度的鐵鑄滾筒在靜止狀態下受地心吸力影響而變形。炒完豆的爐,冷卻至室溫需要空轉最少15分鐘。

「這些咖啡豆在爐內6分多鐘,溫度達至攝氏170多度。以表面顏色論,勉強可形容為「極淺烘焙」(cinnamon roast)。但因受熱時間不夠,豆心未熟,所以喝起來酸澀得很。未熟的豆很硬,可能連磨也磨不碎。
 

文章標籤

i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眼前的水缸就是一個密度分類器(densitysyphon)。不論稍後咖啡果實會採用哪種處理法,所有紅果子都要在這裏先作篩選。而工人們就正在我們之間左穿右插,膊頭上托着的,是剛剛從山上摘回來的咖啡果。

發育不良、又或是質量稍遜的果實會漂浮至水缸盡頭。從那裏收集到的咖啡,會直接被標籤為商用級別並送往處理廠。至於沉在水底的,則代表有資格參加下一輪的篩選,不過還要待處理後才可分辨能否成為精品咖啡。

密度分類器 篩選好果子

文章標籤

i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兩天在 google+ 看到一則待用咖啡的故事,讓我很感動,原來愛也能用這種方式分享。將故事分享給大家:

我和朋友來到一個小咖啡館點了我們喜愛的咖啡。正當我們端著咖啡準備坐下時,又進來了兩位客人。他們徑直走到櫃檯前對服務員說 ︰「五杯咖啡,兩杯給我們,三杯待用(Suspended)。」他們付了五杯的咖啡錢,端著兩杯咖啡走了。

我問朋友︰「什麼是待用咖啡(Suspended Coffee)?」
 
「等一下你會明白的。」
 
文章標籤

i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