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來自保護動物團體的壓力接踵而至之際,某加拿大商人從動物腸道取得靈感,推出了象糞咖啡(後改黑象牙咖啡Black Ivory Coffee )。負責生產的,是位於泰國北部金三角亞洲大象基金(The Golden Triangle Asian Elephant Foundation)的三十頭大象。除了青草和香蕉,牠們每日的飼料,還包括了比例不明的阿拉比卡咖啡果。
以大象作為代工機器,確實是妙著。牠們體型龐大,每日所消化的食物比麝香貓多,排糞量也較高。生產商更在「大象是素食動物」這點落手,吹噓牠們的腸道較純淨,香蕉的糖分在漫長的發酵過程中令咖啡豆苦味更低,香味更醇云云。筆者認為,在素食動物的飼料加入咖啡果,比強迫肉食的麝香貓「轉行食素」更功德。但以上述論點去支持「象糞比貓糞香」,則教人不敢恭維。要生產1公斤象糞咖啡,需要投入33公斤咖啡果。當中有不少被咬碎,或是在草叢中遺失。工人們會把咖啡豆從糞堆撿拾、洗淨,並將瑕疵剔除。如此罕有的食物,售價自然不菲:一磅熟豆,盛惠500美元。現只有在馬爾地夫、阿布扎比和泰國少數五星級度假酒店提供。
淡淡的草青味……
有關「腸道酵素能減少引致苦澀的蛋白質」這理論,是經不起科學推敲的:咖啡的苦味成因有很多,由種植處理,到烘焙冲煮,每個步驟皆可引致。退一步假設,若此一種「苦澀蛋白質」確實存在,在高達攝氏200度的炒豆爐內,它也會受到馬列效應(Maillard reaction)影響而重組,味道會一變再變:苦的,可能分解昇華;而原先不苦的,亦可因燒焦了而變得苦澀。
目前分類:認識咖啡 (105)
- Nov 23 Sat 2013 17:00
淺談咖啡:貓屎真相(下)
- Nov 16 Sat 2013 22:02
淺談咖啡:「貓屎」真相(上)
- Oct 26 Sat 2013 09:50
淺談咖啡:綑綁條款為盈利 咖啡質低非無因 (下)
【明報專訊】「聽起來,就像買了電視但不准調整色彩。代理警告話,若按鍵力度不當,輕則壞掣當機,重則漏電火災。哼,確保客戶懂得操作是賣方的責任,怎可以本末倒置,連關乎質素的設定也不准碰?還要以保養這份內事為脅,荒謬!」老友斥道。「有沒有合約?我幫你查一下。」這傢伙自大學年代已經疾惡如仇,矢志用一支筆去彰顯傳媒第四權的正義。
一掣搞定?
筆者也感愕然,因為要製作一杯達到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標準的咖啡,需要配合多項沖煮因素。常用於酒店或企業辦公室的全自動機,把所有工序簡化成一個按鈕。所做出來的飲料,用作提神尚可,品嘗價值則欠奉。專業咖啡店採用的義式咖啡機是「半自動式」,即磨豆和沖煮程序需分別調校。有經驗的咖啡師,需要因應豆子的狀態調整水溫、粗細度、粉量等因素,才能達到既合「時間和容量合格」這傳統標準,又令人美味難忘的「神之一杯」(God Shot)。
- Oct 19 Sat 2013 14:04
淺談咖啡:綑綁條款為盈利 咖啡質低非無因(上)
【明報專訊】「這包豆的味道,跟之前在你店內喝的不同。可否替我試試?」Richard 是著名西餐廳的經理。曾在不同酒店餐廳工作,對咖啡不被重視甚感不值;九道菜後的敗筆,往往是一杯劣質的「即磨咖啡」。由於他老闆對咖啡的態度開明,了解到依賴從外國入口的缺點,所以現時他們餐廳的咖啡,全是由本地烘焙的敝店供應。
我從袋裏取出一顆豆子放入口中咀嚼,感受着從鼻咽傳來的香氣:可可、肉桂,遂漸轉變成甘蔗和焦糖。活潑的果酸,沒帶絲毫因存放不當所引致的侷促味。來到尾段,也找不到來自炒燶豆的木炭味。「多麼熟悉的巴西蜜處理 Rodomunho 莊園豆,沒有問題。」我邊說着,邊磨粉沖煮。「你看,連粗細度也是跟我們的設定相近。」看見咖啡從手把底部形成老虎紋徐徐滴下。「有幸福的預感呢。」玻璃杯中的咖啡,泡沫層尚在形成,就像新鮮的黑啤酒,黑白分明。這現象,以開底手把製作尤其明顯。
沖咖啡也需要自由
「為什麼我們餐廳弄的味道跟這杯差天共地?」他嘆道。「同事們不是已曾在這裏培訓過嗎?」採用本地咖啡的優點之一,就是技術支援。我們會為企業客戶提供員工培訓。確保同事嘗過自己餐廳所供應的咖啡,味道該是如何。還記得那是一班稚氣未除的小伙子,當晚興高采烈地練習「打 shot,打奶」(即沖煮義式咖啡和製作奶泡)。
- Sep 21 Sat 2013 11:44
淺談咖啡:咖啡世界地圖—印尼
【明報專訊】印尼由超過一萬七千個島嶼組成,散佈在赤道的火山帶上,土壤肥沃。著名產區,包括西部的蘇門答臘,中部的蘇拉威西(Sulawesi),以及南部的爪哇。咖啡在1696年由荷蘭總督從印度 Malabar 帶到雅加達栽種,當地農民被迫減少出產白米而改種咖啡。自1850年起,荷蘭東印度公司把種植區擴展至印尼其他島嶼。至目前為止,印尼是全世界第四大咖啡出口國。
於1876年肆虐印尼的鐵鏽病差點令阿拉比卡咖啡絕種。自此,農民在東爪哇低地的重災區開始種植抗病性高的羅巴斯塔種(Robusta)。至該國獨立後,當地人才重新種植質素較高的阿拉比卡(Arabica)。至今,印尼八成的出口仍是商用級別的羅巴斯塔。有趣的是,由於當時東部的帝汶島和弗洛雷斯島是葡萄牙屬地,所種的品種跟荷蘭屬地不同,影響也較輕。現時仍可喝到源自16世紀的「古代種」。
豆種演變反映栽種史
- Sep 14 Sat 2013 14:40
淺談咖啡:咖啡世界地圖—葉門
【明報專訊】雖說精品浪潮是「工藝取代機械」的復興,但主宰供求的,仍然離不開市場。下游業者會以不同的冲法去表達不同咖啡的風格,而身處上游的農民亦會因應市場潮流而研發特色的處理法。但原來世上有一個國家,自六世紀起,一直沿用最原始的方式出產咖啡,它就是葉門。
葉門(Yemen)位於西亞,與非洲大陸僅一步之遙。若沒有伊斯蘭教士在阿拉伯半島推廣,咖啡至今可能還是埃塞俄比亞(衣索比亞)的一株野生植物。相傳咖啡是在六世紀屬埃塞俄比亞(衣索比亞)統治時傳入,並命名為 Qahwa,即阿拉伯語紅酒之意。及後鄂圖曼帝國於 1536 年起入侵,控制了咖啡貿易。為保障出口收益,當局嚴禁生豆出口,種子需先在沸水內煮過才可出境。
全球最乾旱國家之一
- Sep 08 Sun 2013 10:30
淺談咖啡:咖啡世界地圖—埃塞俄比亞(衣索比亞)
【明報專訊】在《聖經.創世紀》裏,亞當和夏娃因食了「智慧之樹」的果實而被逐出伊甸園。這果實,自兒時看圖書已認定為蘋(蛇)果無疑。但事實上,聖經從未提及它的名字;首株咖啡樹,恰巧與最早的人類化石(Ardi),約在440萬年前存活,在同一片大陸上被發現。呈紅色的咖啡果具提神功效,看似與智慧相關。因此有人曾推斷,伊甸園就在埃塞俄比亞(衣索比亞)。
四分一人口參與咖啡生產
咖啡的擴散,穿梭南北半球。但其實它在發源地的足迹也頗堪細味。埃塞俄比亞(衣索比亞)位於東非。它的國土,被非洲大裂谷從西南邊向北分割:西部山區相信就是咖啡之源;東部的哈拉古城,則是早期咖啡出口葉門的伊斯蘭城邦;南部高地是舉世知名的產區;而位於該國中心的現首都阿的斯阿貝巴(Addis Ababa)和北部古都 Lalibela,則串連着世紀以來的咖啡儀式和傳統。埃塞俄比亞(衣索比亞)有四分之一人口直接或間接參與咖啡生產。雖然它是非洲最大的咖啡產國,但當中四成留作內銷。由此可見,咖啡是當地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 Sep 01 Sun 2013 10:35
淺談咖啡:咖啡世界地圖—肯尼亞
【明報專訊】「讓農民掙取他們所應得」是咖啡精品運動的基本信念。雖說Cup of Excellence是現時業界最具代表性、透明度最高的比賽,當中很多細節,其實是仿效肯尼亞自上世紀30年代起聞名於世的咖啡拍賣(Kenya Coffee Auction)。
肯尼亞(Kenya)位於非洲東部,與「咖啡之源」埃塞俄比亞為鄰。雖然土壤肥沃,但該國首次種植咖啡,是1893年從巴西引入的波旁(Bourbon,又稱French mission,以紀念傳入的法國傳教士);就像「向左走、向右走」的故事,咖啡沒有南移內陸而是北渡紅海。經歷數百年的擴散,在世界各處落戶、變種後,才輾轉返回故鄉——非洲大裂谷(The Great Rift Valley)。
作為英國殖民地,出口咖啡所得的利益對宗主國傾斜是自然不過。直至1954年為止,肯尼亞人所擁有的耕地只有5000英畝,其餘大部分都是由英國人控制,並送到倫敦拍賣。殖民地雖似被剝削,但若沒有英屬實驗室Scott Laboratories,肯尼亞咖啡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因為其代表品種SL-28和SL-34,就是當年該實驗室培植40種咖啡裏的其中兩種。現時肯尼亞的流行品種還有抗病性高但味道稍遜的Ruiri 11,抗旱力高的Batian、K7和Kent等。
- Aug 25 Sun 2013 11:13
淺談咖啡:咖啡世界地圖—盧旺達
【明報專訊】盧旺達咖啡,是繼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後最受歡迎的非洲咖啡。但跟兩個著名產國不同,它沒有悠久的栽種歷史,更沒有野生遍地的原生品種;這個非洲小國,是一隻劫後重生的火鳳凰。
盧旺達(Rwanda)號稱千山之國(Land of a Thousand Hills),坐落在赤道之上,被剛果、烏干達、坦桑尼亞和蒲隆地等東非眾國包圍。地理上,它擁有適合栽種咖啡的條件,但自1904年由德國傳教士傳入起,盧旺達的咖啡都是處理不良的商用級別,當中大部分被出口到宗主國比利時。推動精品咖啡生產,是在經歷戰火蹂躪後、經濟重回正軌後才開始。
發生於1994年的種族滅絕(Genocide),死亡人數超過一百萬,當中大部分為Tutsi(圖西)族。至今,盧旺達街頭還有當年倖免於難的孤兒、四處可見的紀念館,以及佔了在囚總人數九成的戰犯!自2001年起,盧旺達政府成立了NAEB(National Agriculture Export Development Board),重點提升咖啡出口,賺取外匯。
- Aug 12 Mon 2013 11:04
淺談咖啡:手冲壺只是「裝水、倒水」容器
【明報專訊】「我是個茶壺肥又矮。」一首童謠,勾畫出茶壺的傳統形狀。精品咖啡店裏的壺,並非用來盛載咖啡的器皿,而是手冲萃取的重要工具。隨着第三浪潮的普及,大眾對「原味」的認知和要求都提高了。其實任何咖啡,包括超級市場貨架上所售賣的,都可以採用「手冲」這種工藝方法處理。不過以劣質的原豆,又或是烘焙不當的咖啡製作手冲萃取,缺點會無遮無掩地暴露人前。
「快來看看我在旅遊台灣帶回來的手信!這個壺的嘴極細,能毫不費勁地倒出幼細的水柱。是某手冲達人發明的。有了它,手冲咖啡便不再需要技術,即使閉上眼也能成功,呵呵。」
量杯也可冲出美味咖啡
發燒友侃侃而談着這個以設計者命名的金屬壺,其實筆者以前已經試用過。手冲壺,只不過是「裝水、倒水」的容器。所謂設計,不外乎是保溫功能、容量、出水口的大小和形狀上的差別。若明瞭萃取的意義和注水節奏,用一個普通量杯也可冲出可口咖啡。
- Aug 11 Sun 2013 10:59
淺談咖啡:咖啡世界地圖—危地馬拉
【明報專訊】「瓜地」是咖啡友對危地馬拉(Guatemala,又譯瓜地馬拉)的暱稱。這個瑪雅文明時代重鎮坐落於37個火山之上,有兩個先後於2010年爆發。加上龍捲風頻繁,天災處處,是名副其實的「危險之地」。不過,肥沃的火山土、起伏的山勢和多變的微氣候卻是種植咖啡的理想條件。截至2011年為止,危地馬拉是中美洲咖啡產量最高的國家。
極硬豆 溫和咖啡佼佼者
從前的入口商會把咖啡分為兩類﹕巴西與溫和(Brazil and Mild)。當時的巴西咖啡是反面教材﹕混雜了未熟、過熟或瑕疵豆,以不穩定的日曬法作處理,製造出來的咖啡刺喉難嚥、質素低劣。而危地馬拉因水源豐富,加上來自德國的機械技術,令水洗處理法的長處得以發揮。危地馬拉極硬豆(Strictly Hard Bean),就是溫和咖啡的佼佼者。
栽種環境千變萬化
- Aug 08 Thu 2013 21:01
淺談咖啡:咖啡磨粉如香檳開瓶
【明報專訊】即沖的咖啡,比在蒸餾壺待了半天的香;剛炒好的豆,味道比在貨架上放了半年的悠長。咖啡迷人的,不只在於味道,而是透過烘焙產生的八百多種芳香。
即磨即飲 真切體會
2007年世界咖啡師大賽冠軍,在英國開設的烘焙公司 Square Mile,在其網頁列明每周烘焙日,方便客人擇日選購。炒好的豆,以備有單向排氣閥(one way valve)的袋,原粒(whole bean) 包裝發售。他們拒絕代客磨豆,因為相信「若要體會豆內的一切,唯有飲用前新鮮即磨」(getting everything the coffee is capable of)。有博客就曾說:「若咖啡師不會用研磨已久的咖啡粉製作給客人,就不該鼓吹這項服務。」
享受咖啡,是味覺、觸覺和嗅覺的結合。人類的舌頭,除分辨味覺,也能偵測質感與重量。甜酸苦鹹,乃基本味道;蜂蜜的甜,跟砂糖的,並無分別。能夠分辨出不同糖分,要憑嗅覺。杯測咖啡時用力吸索,目的就是把液體霧化,讓其氣味飄抵鼻咽內的嗅覺組織。傷風鼻塞時喝什麼都一樣味,就是這個道理。
寄艙空運 味道走樣
- Aug 04 Sun 2013 13:48
淺談咖啡:咖啡世界地圖—巴拿馬
【明報專訊】出版於1997年的入門咖啡書 Coffee basics - a quick and easy guide(Kevin Knox, John Wiley & Sons Publishings)對於巴拿馬咖啡有如此描述:「它極其量似哥斯大黎加三河區(Tres Rios)所出產的咖啡﹕平衡、味淡,只適宜作早上提神」。若作者今天將書再版,這寥寥數字定必會被重寫。在這十六年間,巴拿馬已由一個種植咖啡作內銷的國度,變成了國際業界趨之若鶩的傳奇。
巴拿馬位於中美洲南端,與哥倫比亞接壤。若問同輩對此國印象,多半會答「運河」。位置於南北美大陸的地峽(isthmus),自十六世紀(哥倫布年代)起已甚具戰略價值。十九世紀初期,巴拿馬在政治上較向南傾,並曾一度與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及委內瑞拉組成大哥倫比亞共和國(Gran Colombia)。但自 1903 年起,它藉美國之力脫離聯盟;在開鑿運河的一刻,它的國運便注定了跟美國相連。這條貫穿中美洲,將太平洋、加勒比海和大西洋聯繫的巴拿馬運河不但開拓了船運貿易,更帶來了大量來自美國和歐洲的農業知識;很多北美洲的退休人士選擇氣候溫和、生活指數較低的巴拿馬定居,亦間接促成了後來精品咖啡傳說、翡翠莊園的故事。
北風提升咖啡果糖分
- Jul 27 Sat 2013 23:42
淺談咖啡:咖啡世界地圖—哥倫比亞
【明報專訊】常說「上等的南美咖啡似中美」,意指中美洲咖啡無論是豆種、土壤,以至處理都比以出產商用咖啡為主的南美洲優勝。但筆者認為哥倫比亞是個例外:在杯測桌上,最高分的精品咖啡一般帶有花香和果韻。最好的哥倫比亞咖啡,還會具備沉厚的口感。對烘焙有經驗的,都會知道它是深淺皆宜的百搭咖啡。
火山土+家庭式經營
哥倫比亞位於南美大陸的西北部,與中美洲巴拿馬接壤。從俯瞰圖看,它的西邊就像被貓抓了一下;由北至南,留下了三條垂直的爪痕。該國有名的產區,就是散落在這些帶有肥沃火山土的安第斯山脈當中(Cordillera)。
相傳咖啡是傳教士於1730年由委內瑞拉傳入,並於該國東南方種植。後因內戰和政局原因漸向西部山區轉移。在高度和火山土的理想栽種環境下,哥倫比亞所出產的咖啡自40年代起已被美國和日本的高端消費者所推崇。除了先天條件外,哥倫比亞咖啡比巴西優質還有一個主因﹕家庭式經營。他們沒有重型機械收割灌溉,也沒有閒錢聘請工人,所有咖啡果實皆待至熟透才可以人手採摘。他們珍惜所居住的一片土地,由選擇肥料以至開墾都會適可而止,所以較少土地疲勞。除咖啡以外,他們亦會種植其他農作物食用或賺取外快。此種種皆有助維持生態環境。
- Jul 20 Sat 2013 23:18
淺談咖啡:咖啡世界地圖—巴西
【明報專訊】說到巴西山度士,除了足球隊外,相信不少人會聯想到咖啡。山度士(Santos)是位於巴西東南部的港口。以往產自不同省份的咖啡(generic coffee)出口時會印上港口名字,不知就裏的進口商把山度士推廣成咖啡品種。其實類似的混淆,也曾在也門港口Mocha發生。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國,也是過去150年以來全球最大咖啡生產國。世界三分之一的咖啡都是來自巴西,其次是越南、哥倫比亞和印尼。單是東南部Minas Gerais省一年的產量(2000萬袋)已超越鄰國哥倫比亞的全國產能(約1000萬袋)。此外,Sao Paulo、Espírito Santo、Bahia等也屬精品咖啡產區。其中 Sul de Minas(即Minas Gerais南部)包攬了過去兩年Cup of Excellence(COE)九成全國首20名的得獎咖啡。
但是輝煌紀錄的背後,埋藏着過度開發和砍伐。一片由亞馬遜河孕育的熱帶雨林,千百年來人煙罕至。但自十八世紀咖啡出口的經濟誘因下,巴西的原始生態,漸漸變成機械化的農業工場。這段歷史,相傳由一名陸軍上校於1723年色誘法國總督夫人並取得種子開始。經歷過黑人奴隸制,以及後來的歐洲移民制配地制度,巴西的咖啡產能,曾一度達至世界需求的一半。但隨着後來商品市場的崩盤,以及過分催谷產能令「土壤疲勞」(這是巴西農民的說法),適逢近年精品運動的興起,農民才把目標由量變質。
- Jul 13 Sat 2013 23:00
淺談咖啡:咖啡世界地圖(序)
【明報專訊】從前的人,相信地球是平的:世界有盡頭,若航行到那邊,會隨着瀑布跌落深淵。這套觀念,夾雜着迷信、宗教和幻想。直至科學知識成熟,人們才漸漸接受,原來他們世代都是生活在球體之上。
推翻「咖啡是苦」認知
「咖啡是苦」也是自人類懂得食(飲)用這顆紅色果實以來的「既定認知」,當中所發生的,全是「苦」事:包括最初意外發現烤過的果核比果肉香(燒焦的苦),及中世紀咖啡館以粗糙的磨粉方法注以沸水炮製(過度萃取的苦),到工業革命後以量產模式製造的即溶咖啡(劣質材料的苦)。咖啡帶苦,彷彿像「地球是平」般合理。
精品咖啡運動的興起,正是把這數百年的傳統認知推翻。
不懂地心吸力的人,會害怕身處地球「下方」時會向下跌;初嘗精品咖啡的,也會視咖啡內的果酸為夢魘。
- Jul 07 Sun 2013 14:08
淺談咖啡:愛樂壓咖啡(下)
【明報專訊】「你們有幸見到在黑房以外認真的我了。」為了配合攝影發燒友的實驗,同事們在店內吧枱上放着熱水壺、咖啡杯和愛樂壓(aeropress)。若是在辦公室冲咖啡,這些設備已經足夠。講究一點的話,可配合電子磅和溫度計等量化工具,以便掌握萃取過程。
「閱過你的文章,得知泡咖啡可以求其馬虎,也可講究執著。其中化合物的水溶性、水的比例、溫度等,跟冲曬相片像極了。我對於你提及味道溶解的先後次序、浸泡法和手冲壺在層次感的分別,以及冰滴冷泡咖啡的見解印象甚深。有天在黑房混合藥水時想到的這個實驗,用愛樂壓去做合適不過。」攝影雖是一門藝術,但當中卻滲滿了科學理論;所謂隨意拍的一張照片和隨手泡的一杯咖啡,其實是千錘百煉、大巧不工。
攝影師的咖啡實驗
「第一個實驗跟冰滴有關,所以不用熱水壺。」他邊說着,邊量度15克咖啡粉,並注入室溫的水。「我照你慣常的粗幼度,以150毫升的水在aeropress內浸泡。之後每5分鐘壓出一小杯試味。大概20分鐘左右、液體的味道就像平時的咖啡了。也就是證明了用冷水也可泡咖啡,不過須時稍長。」
- Jul 05 Fri 2013 13:44
淺談咖啡:入咖啡店 先看磨豆機
【明報專訊】「若你準備了五千元購買咖啡器材,請預留當中的三千給磨豆機。」我說。
從以前當發燒友到現在開店,每逢有人想開展精品咖啡之旅,我都以此格言相贈。即磨即冲的重要,前文已述不贅。碰巧《紐約時報》上月三十一日有專欄提及磨豆機的角色,可見講究咖啡質素的人尚算少數,中外如一。
要令咖啡均勻「出味」,首先須將豆子磨碎,增加與水接觸的表面面積。理想的磨豆機,可以產生大小一致,「粒粒都像波子」般的咖啡粉。問題是,烘焙後咖啡豆的質地就像木筷子般脆弱,是不可能平均地一分為二、二分為四的。再者,每次分裂後必定有俗稱「細粉」的微細粉末剩下,影響萃取。所以體積分佈(grind distribution)和細粉控制(fines control)是發燒友選購磨豆機的重要指標。
「用電動攪拌機即磨即冲,為什麼味道跟在店飲相差那麼遠?」咖啡友問。
- Jun 30 Sun 2013 17:02
淺談咖啡:愛樂壓咖啡(上)
【明報專訊】「其實冲菲林跟冲咖啡有太多相似的地方了﹕既要調水溫,又要校時間。相片還好,效果可即時控制,而咖啡,則泡完方可試味。不好喝也只能下次檢討。」今天的客人是攝影愛好者。醉心於傳統黑房技術的他最近開始自己泡咖啡。
浸泡式咖啡冲煮工具
「我日間在寫字樓工作,嫌手冲壺麻煩易碎。這巨型針筒以塑膠製造,既輕便又耐熱,已成為我冲得一杯好咖啡的秘密武器。」他從放滿菲林的相機袋中取出了一支表面印有刻度的灰黑色容器道:「可惜香港沒有aeropress比賽,否則我定去報名!」
以「壓」(press)字為名的咖啡冲煮工具有法壓壺(French Press) 和愛樂壓(aeropress)。前者歷史悠久,而後者則是2005年由美國Aerobie公司發明。曾以法壓壺泡咖啡的人都知道,壺內濾網的孔很粗。所謂壓,其實更像把筲箕向下推,將咖啡粉和液體分開。所以French Press咖啡杯底會沉殿着細粉,導致萃取過度。反之,因為愛樂壓以幼細得多的濾紙為隔,所以榨取咖啡時需要相當力度,也更吻合「壓」的意境。
- Jun 08 Sat 2013 00:09
淺談咖啡:冰滴咖啡 千錘百鍊
【明報專訊】「1分鐘64滴太快了!調慢一點吧。」店子打烊前,我們會準備翌日的冰滴咖啡。眼前的客人家住附近,過去幾晚她不數綿羊,反而陪我們數水滴。
我答道:「雖然這個粗細度的咖啡粉以每分鐘40至60滴的流速最理想,但盛滿水的壺水壓較高,若開始時滴得太慢,到明早回來時,你會發現上壺會有水積存。所以這個流速差不多了。我們離開前再確認一下吧。」
常有客人誤會冰滴咖啡即是凍咖啡。為熱的咖啡加冰,把製成品冷卻,除了因為冰塊融化成水所導致的稀釋外,基本上味道不變。但以冷水浸泡,影響的是萃取過程,同一種咖啡豆,以熱水和冷水萃取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減低萃取苦澀成分
咖啡內不同的味道成分有不同的水溶性。一般來說,美味的化合物較苦澀的容易溶解,沖煮時會首先進入杯中,所以萃取過度的咖啡比萃取不足的更難喝。冰滴咖啡正是利用這水溶差,將咖啡粉內能被冷水溶解的物質取出。網上流傳不少建議,說這方法較適合深炒咖啡豆,貪其甘香、不苦和醇厚。這些好處,其實就是深炒咖啡豆的優點。以冰滴製作,還可減低苦味成分的溶解。但筆者更喜歡冰滴咖啡像威士忌般的幽香和在口腔昇華的濃郁果韻,找了很久,發現唯有以中度烘焙的日曬處理非洲咖啡才有此效果。
「你快來看看!咖啡粉的末端已開始滴下液體,但有很大部分咖啡粉還是乾的。需要增加流速去弄濕所有的粉嗎?」客人真的是定了神觀察著。